一、一起来唱这首歌

Resham Firiri,是每个到过尼泊尔的人都会听过的歌,走在街道上,不时就会从哪个店铺里飘出这首歌,慢慢沁入心田。从喧闹的泰米尔街区,到寂静的费瓦湖畔,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能够听到这优美动人欢快婉转的旋律,这首藉二月的木棉花开来表达对恋人思慕之意的著名情歌。

好吧,尼泊尔之行就让我们就从这首歌开始吧!

耳边回荡着这首尼泊尔最经典的情歌,随意翻看着照片,似乎又回到了那段美好的时光:清澈的蓝天下,壮美的雪上巍然屹立,白云慢慢飘过;满山满谷的杜鹃花,让心疑心身处仙境,远处飘来的驮队铃声又把人的思绪拉回……

Resham Firiri Resham Firiri

Udayra Jauki Dadama Vanjyang Resham Firiri

Resham Firiri Resham Firiri

Udayra Jauki Dadama Vanjyang Resham Firiri

…… 

木棉花已绽放,

你是何時绽开的呢?

落花似白鸟飘落,

如白鸟不知疲倦的飞翔。

你若疲惫不堪,

停下休息吧?

还是继续飞翔?

飞向那梦中的远方。      

突然想起在奇特旺我们和酒店老板、服务员以及导游一起合唱这首歌的时候,他们说,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你觉得心烦,就哼哼这首歌吧,一两句就可以,自己听得到就可以。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会让自己听见快乐的存在,也永不失去快乐的愿望。恼人的事,在长长的一生中都是一直存在的。

试着用恒久的歌声给自己一个幸福的允诺吧。

在奇特旺的夜色里,我是一个快乐的人,你呢?

DSC09806.JPG
午后的杜巴广场,悠闲慵懒的人

 

这是一个混乱而又有秩序的城市,混乱在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各种嘈杂的声音,以及不守秩序的汽车、行人以及眼花缭乱的摩托车、电动车。秩序是洋漾在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在午后的杜巴广场,你能随处在这个庙宇、那个台阶上看到散坐在各处的人,那种慵懒的表情,是我们追羡的根本。也许生活就如此简单,他们不需要太多的物质基础,有爱,有阳光,有天堂即够了。

阳光洒在身上,幸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这是初到尼泊尔的第一印象。

DSC09791.JPG
拥挤嘈杂的街道

“Namaste”,在尼泊尔你总能听到这句话,在尼语中大概是“我向你身体内的神灵致敬”的意思,现在貌似已发展成你好的代名词了。但无可争议地,宗教、礼拜、祈祷等早已融入尼泊尔人的血脉之中。宗教的信仰使得尼泊尔人大都热情友好,在如此社会和自然环境中仍是乐观平和,特别是面对外来人的镜头时,每个人展现的是善良、乐观、友好,给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天堂。突然想起我们这个号称礼仪之帮的国度,已经丧失了太多的值得保留的东西。

二、飞越珠穆朗玛

DSC09037.JPG

在日历上圈定“7月5日”的时候,我能清楚的听到自己愉悦的心跳,一下如同前往梦想所迈出的每一步。北京飞往加德满都的机票,拿在手里竟是沉甸甸,唯一的遗憾是需要从成都转机。决定去这么一个如此陌生的国度,走那么长的路,带着自己的最爱(闺女),加德满都,只是开始。

而当飞机历经成都转机终于行至加德满都的上空,眼眶竟然有些湿润。同行的同事惊呼,我们就要到天堂啦!

是呀,天堂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过,天堂是美景和爱,我想也是。当我透过厚厚的云层望向那一片并无特点的土地时,我并不知道是否真有美景在等待?不过我很放心,因为还有另一半的天堂,我是装在心里,带来了。

DSC09044.JPG
俯瞰加德满都

去加德满都一般都是从成都或者从拉萨起飞,如果从成都起飞,快到尼泊尔的之前的25分钟左右,飞机将飞越喜马拉雅山脉(从拉萨起飞大约30多分钟后),据说只有国航的飞机才能看到珠峰。除了一个好天气之外,还得注意以下事项:确定座位,最好选择飞机的最前面,或是最后面,国航执飞加德满都航线的都是空客A319,总之不要15-23排之间的座位,不然会受到飞机翅膀遮挡,影响观看珠峰。去程选择在右边舷窗,回程为左边,切记,否则只能看到连绵的山脉。

DSC09024.JPG

当这个儿时就记忆深刻的高度-8848清晰展现在的眼前时,心中没有过多的激动。端起相机、自然而然的记录下这无数登山者心目中的圣地。

许多登山者认为登珠峰不再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在山顶上排队等着照相败坏了这个一度质朴的环境 。我们不是攀登者,能够有机会一睹芳颜就足够了庆幸了。

三、漫步于加都的大街小巷

相对于国内的各种步行街以及景观大道,我更愿意去那些隐藏在城市深处的背街小巷中无目的的散步,在那里能发现这座城市最真实面貌,最具生活气息的细节。一碗面条、几盘小菜,彻底又真实的感受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去,属于他们其中的一员。在加德满都、在泰米尔区、在这些蜿蜒曲折临街小巷中,不经意间就能邂逅精美的寺庙、神殿、雕塑。这些千年的古董并没有被圈养起来,它们就这样静静地隐藏在城市的各处,每一处都触手可及,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尼泊尔人早已将这些外人看来珍贵无价的古董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或许只有亲自走过这样的小巷,才能体味到这座城市,或者说这个国家的内涵。

IMG_2783.JPG
生活在文物之中,文物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随着游人日积月累的增加,那些蜂拥而至的游客们,其实也在最大限度的破坏着这些散落在四处的文物。在某种程度应该将保护提上日程,如果继续如此无节制下去,不敢想象,多年以后的杜巴广场会成为何种景象。

DSC09877.JPG
卖菜的尼泊尔妇女

 

四、男尊女卑与种姓制度

尼泊尔和我国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很像,落后、贫穷但又生机勃勃,这个国家经历了很多年的内乱,发展很缓慢。拥有很多丰富资源的尼泊尔,人均收入大概人民币1000元左右。尼泊尔是个农业国家,其实也是一个男尊女卑相当严重的国度。多年的内战造成13000人死亡,使无数妇女成为寡妇,在尼泊尔,寡妇受到歧视:她们被看做是不详的象征,不能穿彩色衣服,也不能参加重要活动。为了改变现状,尼泊尔规定迎娶寡妇的男性都可获得一定金钱奖励,但遭到了寡妇们的抗议,她们认为这项规定使女人变成摇钱树,同时遭受人贩子的虐待。

在丈夫去世后,妻子需要为其守孝期一年,期间男女均只可穿素服,颜色鲜艳的一律禁穿。其中寡妇为了表示对已故丈夫的忠贞,在葬礼中必须把痛苦深刻表达出来,而愈是悲愤激昂,就会愈受亲友里邻的赞赏。为了守孝,寡妇在丈夫死后第十天要除掉所有结婚配戴的首饰,剃光头发,穿上孝服,一年内每月都要举行悼念仪式。而其它尼泊尔人对于寡妇的态度,认为不吉利,吐口水以辟邪。正因为有此不良风俗,寡妇就像过街老鼠,为避免招惹别人,于是足不出户。

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这种习俗逐渐开始得到变革,我只能在这里期待这些失去亲人的女人们,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看到男尊女卑的现象,在尼泊尔,去世后一般都是火葬,火葬对于当地人来说是一种往生,他们相信,一个灵魂有8400万次生命,每经一次轮回都会提升一个层次。因此,死亡并不是件令人悲痛的事,前往天堂的幸福之路。但在火葬的过程中,点火仪式必须是自己的孩子,而且必须是男孩,因为只有自己的儿子才有开启天堂之门的钥匙。如果没有男孩,只能有自己的弟兄的孩子来帮忙,如果这个条件也不符合,那就只能求教于祭祀了,所以说一个男孩是尼泊尔家庭中的重中之重。

随着尼泊尔近些年逐渐的改革开放,很多的传统习俗逐渐在打破。比如婚姻,在首都,不同民族的婚姻也开始合理合法起来,在十多年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只知道印度保留种姓制度,原来尼泊尔也全部继承了下来。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互相不能通婚,交往之间不能共食、并坐。每到吃饭的时候,就发现我们的导游从来不跟我们一起吃饭,更没见到司机在哪吃饭,哪怕盛情邀请。每家家庭旅店的规矩都是一样:用餐时间永远是先给客人做饭菜,客人全吃上了,才给向导和挑夫做,在游客繁多的时候,他们往往很晚才能吃到晚餐。

从加德满都到奇特旺的路上,车行驶在高山的盘山路上会蓦然出现一栋民宅,既不傍水,也不与其他民宅相邻,在暮色中远眺高山则会看到山上星星点点的灯火,从山顶延绵到山腰,相互之间距离颇远。我们很奇怪于这样的选址,询问之下,才知道尼泊尔的穷人(其中很多是印度裔)不拥有土地,没有地方可以住的他们,只能选择上山搭建自己的住所。所以我们会看到尼泊尔人不住在河谷,而是住在高山上。

五、神在你身边

在这个看起来贫穷落后的国度里,你不会看到步履匆匆,不会看到愁眉苦脸,你只会感受到尼泊尔人的热情友善,乐天知命,对宗教的虔诚,对生活的热爱。在他们眼里,神无处不在,神又生活在他们当中,与他们息息相关。导游说,尼泊尔全国各种节日每年多达300多个,大都与宗教、农时有关。尼泊尔人几乎每年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来从事多姿多彩的节日庆典。

在加德满都,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或大或小的寺庙神龛和虔诚参拜的人,他们把一些米和花瓣“扔”到神佛身上,拜一拜,念叨几句,再从身上“揩”一些朱砂抹在自己额头中间。尼泊尔人在皇宫广场寺庙下摆卖瓜果和生活用品、晒太阳、谈恋爱,成群的鸽子和牛羊也在自由穿梭,如神灵般享用人们供奉的玉米。人们每天要念神、敬神,宗教活动是人人参与的一项神圣使命。

当黎明的晨曦进入尼泊尔,这里的男女老幼会携带着献给神的贡品到印度教或佛教的寺庙去。他们通常都用金属器皿盛着大米、红粉和小黄花瓣之类的贡品,摆在神像前祭献,然后把贡品与泥土搅拌在一起,搽一小点点在前额的两眼之间,以示神灵的存在。

加德满都山谷是印度和西藏文化的交汇之处,谷地内曾有三大王城——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岗,1979年,加德满都山谷被整体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景点主要包括: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帕坦杜巴广场、巴德岗杜巴广场、斯瓦扬布纳寺、博大哈佛塔、帕斯帕提那神庙、昌古纳拉扬神庙、及山谷内其他一些古老建筑。

1、斯瓦扬布拉特(俗称:猴庙)(藏传佛教)

DSC09094.JPG
斯瓦扬布拉特(俗称:猴庙)(佛教)

斯瓦扬布拉特(Swayambhunath)是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意为“自体放光”。因为这里栖息着数百只由僧侣定时喂养的野生猴子,俗称“猴庙(Monky temple)”,这也是到达加德满都去的第一个地方。

整个佛的塔基为覆钵式白色半球体,塔高10米。基座第一层的圆形象征“地”;第二层为方形,象征“气”;第三层是三角形,象征“水”;第四层是伞形,象征“火”;第五层的螺旋形象征“生命”。塔体为方座尖顶、金碧辉煌。塔身四面名绘一双尼泊尔神眼。塔锥为十三层镀金轮环,表示十三种层次和知识,这是通往涅槃的途径,塔顶伞盖尖顶处嵌着一颗巨大的宝石,代表涅槃。站在苏瓦扬布上看加德满都全景是一种享受。天气晴好时,塔上可以看到喜玛拉雅山脉,落日时分,另有一番辉煌景象。

听着梵音,看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们绕着佛塔虔诚地转,路边有被喇嘛、居民喂的肥肥的狗狗们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来转佛塔,一圈一圈又一圈,也有来磕长头的。游客千里迢迢而来,如果没有转一圈佛塔,这趟旅途顿时变得毫无意义。我也随着人潮转着佛塔,不为求佛,只为风景,那也足够触动心灵,感悟平静。

DSC09111.JPG
DSC09151.JPG

2、杜巴广场:

杜巴(Durbar)在尼泊尔语中意为皇宫,杜巴广场也就是皇宫广场的意思,在加德满都谷地的三个古城——加德满都、帕坦、巴德岗——均有一个杜巴广场。这里囊括了尼泊尔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之间的古迹建筑,杜巴广场共有50座寺庙和宫殿,寺庙由红砖砌成,式样极具特色,雕刻精美,除细细品读,体验杜巴广场最佳的方式,是沿着楼梯爬上寺庙的塔基上,和在上面休息纳凉的尼泊尔人一起,居高临下看周围的市井百态。

杜巴广场-曾经是历史上尼泊尔历任国王加冕并宣示其合法统治地位的地方。现在依旧是加都老城区传统的中心,同时也是加都传统建筑最辉煌的世界文化遗产。整个杜巴其实是由三座联系松散的广场组成的。南面是空旷的Basantapur广场;古寺集中的杜巴广场主要地区位于西侧;在其东北区域包括哈努曼多卡宫和各种寺庙;这些区域中建于17-18世纪的建筑群组成了整个加都杜巴。

DSC09843.JPG
DSC09203.JPG

泰米尔 (Thamel )- 杜巴广场(Durbar Square)加德满都老城区的两个地标。泰米尔区是外国游客聚集的地方,狭窄而喧闹的小巷挤满了游客所需要的一切小店;杜巴广场(DurbarSquare)是旧王宫所在,广场上有许多壮观的神庙。从Thamel区步行到杜巴广场只要不到半小时,途中路过小巷、广场和小神庙,是体会老城区最好的徒步线路。

DSC09223.JPG
帕坦杜巴广场一角

 

DSC09207.JPG

从泰米尔区往南穿过老城区,走路20分钟到达杜巴广场,如果需要问路,可以直接问“Durbar Square”,偶尔有些尼泊尔人不知道Durbar Square的说法,可以问Basantapur(巴山塔布尔)。

IMG_7526.JPG

杜巴广场是由一堆宫殿(俗称博物馆)、神庙等建筑,尼泊尔主要是印度教和藏传佛教,所以广场上不会缺少湿婆神、毗湿奴及其各种化身的神庙。简单的说,在所有杜巴广场上,你都能看到国王蹲在王宫的Taleju女神庙对面或高或低的柱子上,而另一个蹲在柱子上的一般是带翅膀的迦楼罗;三种建筑是必然出现的,纽瓦丽式多层石阶基础多层木质金字塔式佛塔,石制方圆结合的佛塔,各种类型的白塔(白塔是尼泊尔建筑师的发明,据说北海公园那个白塔也是尼泊尔人设计的)。

杜巴广场对当地人是免费的,所以佛塔上层坐满了闲适的当地人,而下层,居然第一层石阶摆了蔬菜水果摊,你能想象天坛祈年殿下层摆满了黄瓜西红柿吗?

IMG_7544.JPG

杜巴广场上共有49座庙,包括库玛丽神庙,白天和晚上去感受各不相同,如果是夜幕初降的时候去会更有感觉,天色渐暗,华灯初上,各座庙宇在灯光的映衬下,绚丽深邃。

3、库玛丽女神庙:

位于杜巴广场南部一座三层的红砖建筑,建于18世纪,是被奉为库玛丽女神的女孩在进入青春期做回凡人之前的住所,神庙内有三层庭院,里面的木雕非常繁复精美,游客可以在神庙内拍照,每天下午四点钟库玛丽女神会在神庙出现,但库玛丽女神出现时,严格禁止拍女神。到达库玛丽女神庙的时候,开始在以为在广场上等待即可,后来才知道需要走进庙内才能看到女神。4点到4点半之间,女神会根据游客的多少而决定出现几次。

DSC09805.JPG
这是在广场上拍的女神庙的窗口,开始以为女神在中间这个窗口出现,真正出现的窗口见下图。

关于库玛丽女神的由来,没有过定论,有人说是几百年前一位恋童癖国王与女童性交,导致一位女童死亡,出于内疚,从此选定一位女童当神参拜;有人说是以前国王与塔莱珠女神打赌,输了之后赖账,女神威胁不在保护本地区,后来出于怜悯化身为女童回到这里;还有一种说法是杜迦女神化身为女童来此,却遭到国王驱逐,王后知道后很愤怒,让国王把女童找回来供奉。

尼泊尔上至国王,下至百姓,对库玛丽女神的崇拜都很虔诚。根据印度教圣典,女神是难近母智慧女神的化身,亦是力量神的象征。库玛丽女神被人们相信是印度王权力和庇护的神源,也是其教徒的精神支柱。

IMG_2771.JPG
中间这个窗口看到了女神,一个8岁上下的小女孩

参选库玛丽女神的女童必须是纽瓦丽族,约4-7岁,形象与国王相符,符合32种身体特征,从未生过病、流过血,在完成初选后,女童们会被集中在一个黑房子里,里面放置各种恐怖雕像,有人戴上恐怖的面具围着女童跳舞,在整个仪式中表现最冷静不被惊吓的女童,会被认为是杜迦女神的化身,被选为库玛丽女神。库玛丽女神确认后就要离家住在神庙里,平时闭门不出,只有在特殊节日接受民众膜拜,如果库玛丽女神不小心出血,或到青春期来了初潮,就要退位恢复凡人身份。

讲到库玛丽总觉得有点悲伤,这个女神非但不是一般高高在上的神灵,而是一旦入选就要在这个方寸大的地方一直扮演着某种角色的普通孩子。她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出现,所以她生活才显得有些神秘,让人不禁好奇这个门墙背后的她,究竟是过着一种怎么样的生活;而卸任后的库玛丽女神每月可以获得政府退休津贴,但金额只有人民币几千元,不足以维持未来的生活,而因为传说如果有男人与前库玛丽女神结婚,会带来不幸,导致许多库玛丽女神终身不嫁,加上从小没读过书,长期与社会脱节,退休后的库玛丽女神生活一般都比较凄惨。

随着更多游客的到来,各种传播途径也更加关注到这小小的女神,现在的境况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比如有专门的老师来教导相关的教育。

六、加德满都的风铃

DSC09839.JPG

听过汪峰的一首歌,记住了这个歌名《加德满都的风铃》,于是就带着一种印象中就去找寻歌声中的风铃,想去倾听那串串清脆的风铃声。在杜巴广场很多的寺庙上都能看到很多的铃铛,这是那首歌中所唱的风铃嘛?我不得而知。但在人群拥挤的街头,我没有听到那风铃声。也许那声只是存在我们的心中,是我们每个人都憧憬着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向往的灵魂归宿。

人性中最纯朴最本质的东西那也是最美好的东西,它一直深埋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可我们每个人却在身外不停找寻美好,那注定是找不到的。

七、散落人间的仙境

尼泊尔必游之地除了加德满都,当属其第三大城市-博卡拉,博卡拉其实也是一个河谷,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地方,这里最动人心魄的奇景是河谷的四周都是海拔7000米以上的皑皑白雪。纯净湛蓝的天空,白云和雪峰交相辉映,它们的倒影洒落在美丽的费瓦湖里(PhewaLake),泛舟在晶莹剔透的湖水中,令人心神荡漾。不管是加德满都还是博卡拉,在这两个河谷,你都能寻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嬉皮士避世的痕迹。加德满都以建筑、历史、人文为主,博卡拉则是修身养性欣赏雪山的不二选择。去博卡拉,最应该去做的事一是看山,二是游湖。

从加德满都出发到博卡拉全程大概200公里。由于全部都是山路,所以开车近6个小时到达博卡拉早上8点出发,到博卡拉的时候已是下午。由于尼泊尔目前没有一条高速公路,而且大多是盘山道,长时间的大巴是必不可少的。当地人戏称有自己的“高树公路”,因为路两旁都是大树林立,路穿行其间。

DSC09590.JPG
博卡拉入住酒店

博卡拉市区分为新城和老城两部分。新城基本是在车上惊鸿一瞥,所有的活动范围都局限在在老城区。这里的老房子随处可见,古朴别致的木雕装饰,鲜艳亮丽的色彩搭配,店铺和小摊充满当地的生活气息。

DSC09596.JPG
博卡拉街头一角

1、费瓦湖畔泛舟

博卡拉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紧挨老城区的费瓦湖。湖边有色彩鲜艳的小木船和帆船出租给游客。在任何时候,从任何角度都可以感受到费瓦湖的宁静,傍晚的时候对面的安娜普纳雪山金色的落日照耀在湖水中,躺在岸边或坐在小舟里,慢慢享受这旖旎的湖光山色。

费瓦湖北岸就是游客云集的费瓦湖畔区,也是整个景区的中心,大部分的旅馆和餐馆都沿湖滨而建,称为湖滨区(Lake side),同加德满都的泰米尔区一样,是当地外国游客的聚集区。 泛舟费瓦湖应该是每位游客必经的行程

晴朗的时候,湖面上倒映着安娜普尔纳雪山的倩影,黄昏日落时有机会看到日照金山的胜景。旅行者既可以泛舟湖面,也可以在湖边找个舒适的咖啡厅,欣赏美不胜收的湖光山色。

DSC09598.JPG
费瓦湖畔

 

费瓦湖.jpg
湖中泛舟

 

DSC09706.JPG
博卡拉旅游区出售的许多明信片和风光招贴画就是从这里拍摄的。

 

2、夏克蒂女神庙

DSC09722.JPG

夏克蒂女神庙(Barali)是博克拉最重要的标志,位于费瓦湖的湖心岛上。在费瓦湖当中的小岛上,当初因为水灾形成的湖泊,唯独岛上的这家没有被淹,于是感恩修建了这错女神庙。力量女神夏克蒂是女性保护神,在这里经常能看到许多的女性祭祀者穿越湖泊带来许多雌性动物和家禽奉献给神灵,现在还成为了当地人结婚仪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萨兰科特山

到博卡拉不去看安纳布尔纳山脉是说不过去的。尽管在我们所住酒店的大堂,就是安纳布尔纳山脉就是背景,安纳布尔纳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是相连的,更为巧合的是在加德满都所住的酒店就叫喜马拉雅酒店。从到达的博卡拉的那天中午起,我们就已经在这背景里生活,却还是决定要去看看它的真面目。特别是短暂的假期阻隔了我们去纳加库特的希望,安纳布尔纳山脉的鱼尾峰自然就拥有了超级替补的身份。七月,并不是合适看山山的时节,这是尼泊尔的雨季,每年三月才是最佳的时候。

还没看完阿根廷和荷兰的加时赛,就被如约而至的大巴催走,驱车约30分钟前往萨兰科特(Sarangkot)观赏日出,海拔约1592米,这里是安纳布尔纳山脉的绝佳观景台,日出日落的最佳,如果徒步PoonHill没有看到完美的日出,可以在此补上。俯瞰平均海拔仅884米的博卡拉。到达山顶停车场后不要到车后的观景台,下车继续往前走,达到岔路口靠右走,选择右边那条上山的小路,路边的旅馆的大露台都是很好的观景台。

来上一杯浓浓的奶茶(50卢比),等待日出的到来。只是天不遂人愿,淅淅沥沥的小雨直到我们下山都没有停止,留着下次吧,心里默默念着,还有下次吗?我不敢确定。

从山脚到山顶,随后又折回的路途中,有许多时间和心情的累积和轮回,只要用心去感受,总会有些惊喜,从我们头顶飘落,又在我们脚下生长。

20071121517050.jpg
鱼尾峰原貌

 

IMG_8084.JPG
小雨中拍摄的鱼尾峰脚下

4、大卫瀑布(David Fall)

这个瀑布严格意义上不能算一个真正的景观,如果到过黄果树瀑布甚至看过九寨沟瀑布的,也就对此见怪不怪了。戴维斯瀑布,又被称作是魔鬼瀑布,中国游客一般都叫做大卫瀑布,距离博卡拉大约4公里。从佩瓦湖湖滨区向市郊方向走不久,便能看到。这条瀑布的奇妙之处在于它的下方是一个地下溶洞,陡然消失不见后,又从数公里外的地底下钻出来,形成一条地上河流。

DSC09630.JPG

戴维斯瀑布是1961年被发现的,原来是山上溶雪侵蚀岩壁后形成的一条小溪,因为地震的原因下陷形成瀑布,并从此流入地下成为伏流。瀑布名字由来则是因为一对瑞士来的年轻情侣,男的叫大卫,他带着自己心爱的女友,到尼泊尔徒步探险,发现了这个瀑布,马上被吸引。当时,是没有路径,也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两个人在地面流连一阵后,又下到洞穴,由于地面湿滑,一不小心,大卫的女友落入湍急的河流中。大卫见状,立即跳下去扑救,结果是,两个人都被瀑布吞噬……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世界上真的有一条可以允许生命存在的地下河,从而掩藏着许多不为人知,或难以为人所知的秘密。有意打听了一下,很可惜,这条瀑布下面是什么样子,它所隐藏的密码,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破译。不小心跌入瀑布的人,都如戴维斯夫妇一样,他们在这个世界上从此杳无音迅。…

这是个美丽悲惨的事件,对于游客来说只是一个过往的新闻事件而已。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个鸡肋的景点,我们只有怀着对往生的心情前去祭拜一番,唯有如此才不会心生不快。

在一次次带着尼泊尔风味的中餐后,同事们说应该在这开个店,一个小小的店面,只卖面条、方便面以及无处可觅的老干妈。

我想也是,如果有一天,能够放下所有,在不算太老的时候来这里开店,在还听得懂说得明看得清的时候,闲暇时可看看费瓦湖那清澈的湖面,自己做那些可口的蛋炒饭、垂涎的炒面,顺带把那些散落的、流传的各种爱情故事及集成册。

那店,叫什么名字呢?

叫“最后一次等待”?

也许,应该叫“不来也好”。

……

八、肆虐的姿态

从酒店到划独木舟的渡口,有大约3公里的路程,一辆敞篷四轮车把我们拉到目的地。上船,工作人员一一布置所注意的事项,也许是因为开发不充分的原因,没有给每个人穿上救生衣。对于我这个从小在水边长大的孩子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应该人手一份。湖水有些湍急,顺着水流的方向一直往下游划去。两边是奇特旺的原始森林,不时船户招呼我们去看隐藏在水草中的鳄鱼,这个看起来不深的湖中,生长着长吻鳄和短吻鳄两种,甚至某些鳄鱼有攻击人的倾向。

问豆豆,怕不怕?

她说她是不怕的,也许年幼的人生还不太知道害怕为何物吧!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能够提前对事情最坏的结果都有所准备,便没有什么不能义无返顾的了。若开始就带着牵绊来,就不可能轻松自在,也失去了不回头的勇气。

DSC09446.JPG
布达拉提河中乘坐独木舟

在湖中前行了约大半个小时,雨水从天而降,五分钟之后便成了滂沱大雨,前一秒的平静成为下一秒波动的伏笔。独木舟在大雨中感觉很无助,更为无助的是我们很多人连雨具都没有,幸好,这儿的温度已足以御寒,雨水反而是高温的一种降温剂。

突然明白那么多人选择独木舟的原因:不在乎独木舟本身,而在于这一路的不同风景和感受,就像我们虽然不能遍历生命长河中的每一个分支,但是总可以因为方向、路途、选择的不同而体尝到迥异于别人的平淡,个体和大众的分离,也就得到了彰显。

雨越下越大,弃船登陆,大雨中徒步前行。

IMG_2617.JPG

雨逐渐稀疏,登舟回程。小小的插曲再次出现,同事在渡口上独木舟的时候,因为各种的原因,独木舟发生沉舟,还好,人员平安。惊就当为喜吧!

活跃的同伴一路无语。湖水开始恢复平静,大雨磅礴的姿态却是涌进了各自的心里。生活中的琐碎折腾和挫败,都是不可避免,正因为这些困境来势汹汹,安然度过以后,便有了一种庆幸与感激,难怪有人说,真正可贵的幸福,不是从安逸中来,而是从动荡中获得。

九、穿行在热带雨林

曾经向往着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那里面充满着诡异、神秘以及自然生长的万物。奇特旺国家公园类似于美洲的原始森林,是印度和尼泊尔之间喜玛拉雅丘陵地带中为数不多的未遭破坏的自然区域之一,也是世界上已经罕见的亚洲独角犀牛的栖息之地和孟加拉虎的最后藏身地之一。曾是尼泊尔皇室和他们的贵宾狩猎的私人领地。而如今,尼泊尔皇室已经没落,从君主变为民主共和国了,也正是如此,我们才有幸来到这个曾不对外人开放的地方。

DSC09498.JPG
DSC09549.JPG
DSC09367.JPG
拉普蒂河的落日

 

DSC09495.JPG

来奇特旺,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去探访塔鲁人的村庄。塔鲁人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近几年,他们被从保护区的核心搬迁到缓冲区,但仍然保持找传统古朴的生活状态。

IMG_7232.JPG
一群塔罗少年在自然的草地上踢球
IMG_7605.JPG

典型的塔鲁人房舍,建筑材料基本上是就地取材,窗子都是用秫秸拼就,实用环保。走在村中,突然想起自己的童年,景象如此熟悉。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不就是三十年前的中国嘛?

DSC09266.JPG

自制玩具的孩童们,多年以前,我曾干过一模一样的事情。童年的趣事不分国界部分时段。

IMG_7594.JPG

落日余晖中,穿过稻田,周围是散落的村庄。

DSC09058.JPG
从博卡拉到加德满都的小飞机

要走了,尼泊尔给人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的亲切,对于我来说更多的像一种童年记忆的真实重现。这里的人民和这个国家的温度一样,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热度,带着自然由生的气息。人是友善的、动物是懒散的,而所有的古迹与自然景观都是与人共存的,它没有围墙更没被圈养。每一个游客都可与当地人一起触摸着她那千年沧桑,与她共同呼吸着自由的空气。

突然想起祖国,在那个国度里更多的景点都被圈养供奉起来,名曰保护,却游离于世俗众生之外。

这个国家人民的幸福指数仅次与不丹,从和当地人聊天中,他们对此还有点愤愤不平。说不丹是君主国家,不丹的土地不归人民所有等。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尼泊尔应该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家。他们的这种幸福是因为很多的条件而决定的。比如工作的时间和随意性。每周工作六天,周六休息。上午十点上班,中午还休息一个小时,下午5点左右就下班了。每天大概六个小时的时间,只有这六个小时,迟到早退的现象非常严重,真正工作的时间往往不足4小时。因为尼泊尔的土地是私有的,有自己稳定的粮食收入,大多人不太在乎工作所得的收入,因此对于工作的积极性也就随之下降。

这里的人每天只吃两顿,吃饭基本都是手抓饭。每次吃完饭之后,都必须留些饭团放在盘子里,拿到特定的地方,去喂动物。在印度教的教义中,有一种说法,动物都是依附于人而生活的,他们把人看着是自己的神灵,因此人有义务给予他们的物质生活。

贫穷是一种现象,但乐观自然的生活态度超越生活的简朴,幸福于是自然而生。但贫困不是永远的,但周围经济文化的入侵,更多的开放,带来的将是一种思维的变更。

在这儿,我们四处可见中国人、印度人的身影,尼泊尔的经济受到这两个国家太多的影响。

问起对中国的感受,他们说是一个又爱又恨的感觉,总体来说喜欢大于憎恶。喜欢在于我们的各种帮助,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文化上。但同时我们在输出各种商品经济时,同时也将我们的人性中的贪婪、狡诈、自大也一并带了过来。我们可以毒害自己,但尽量给别人保留一份纯真。

一直听人说,到尼泊尔,一定要到杜巴广场的台阶去坐坐,和那些当地人聊聊天。看看他们的闲散时光和咸淡人生。台阶我去坐了,聊天不是太多。我一直相信,人们选择和当地人聊天是有道理的。特别对于我们这种来去匆匆的人来说更为必要。

期待着、怀疑着,如果有机会,若干年后再去重温下这些天的所有经历,那时希望再能给我一份自然的惊喜。

希望佛祖一直眷顾着你,再见,尼泊尔!

 

2014-7-15

北京

本文系作者 车语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