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又一大风口。

日前,据长城汽车消息,原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顾维灏已加入长城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其将与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张凯、长城汽车智能驾驶总监甄龙豹共同搭档,负责长城汽车智能驾驶研发的相关工作。

近年来,自动驾驶迎来政策利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从今年1月1日就开始实施,随后交通运输部也发布了《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21年有望迎来自动驾驶的爆发元年,自动驾驶行业市场规模将超2350亿元。

事实上,长城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并不算提前,一直以来,特斯拉都被认为处于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而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也早已入局自动驾驶,各家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战略正在提速。2020年11月,蔚来与Mobileye达成战略合作,基于蔚来第二代整车平台打造L4级自动驾驶车型,预计2022年交付。2020年4月,小鹏与英伟达继续合作,下一代智能纯电车型将继续搭载英伟达AI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此前具备L3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小鹏P7,也正是首款搭载英伟达DRIVETM AGX Xavier平台的量产车型。威马汽车也宣布,将在今年推出具备L4级别自动驾驶的Maven车型。

而北汽、上汽、一汽、丰田、东风等传统车企也在不断增兵,苹果、百度、华为等科技公司已在转型过程中持续加码。在2017年,上汽集团就开始了与智能芯片独角兽企业地平线的合作,近期上汽乘用车又宣布,已于2月10日与地平线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汽车智能化前沿技术,研发具有上汽集团品牌特色的智能化、网联化汽车产品。2020年12月,阿里也与上汽集团深度绑定,成立全新品牌——智己汽车。2020年11月,长安汽车宣布与华为、宁德时代携手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而北汽也与华为有深度合作,2021年新车型或有望逐步推出。此前,广汽AION也宣布将实现L3级自动驾驶关键技术。

2021年1月11日,百度正式宣布造车,同时吉利将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在智能汽车制造相关领域展开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车。腾讯也早在2018年,就发布了L3、L4自动驾驶汽车,2019年,腾讯与宝马中国合作了业内第一个自动驾驶开发云项目,2020年6月,腾讯新一代自动驾驶虚拟仿真平台TAD Sim 2.0正式亮相。目前,腾讯已经与31家车企,300多家出行生态合作伙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合作落地车型120款。

此外,一些出色的中国初创自动驾驶公司也纷纷发力,得到资本的青睐。成立于2016年的小马智行,在2020年2月、11月和今年2月完成了三轮融资,金额分别高达4.6亿美元、2.6美元和1亿美元。成立于2017年的文远知行,于1月14日宣布完成B2、B3两轮融资,B轮总融资金额达3.1亿美元,成为2021年自动驾驶领域第一笔融资。2016年开始组建,2019年升级成为独立公司的滴滴自动驾驶,也于近期被曝出完成一笔3亿美元融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自动驾驶领域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量产还需要很长的时间,高昂的单车成本和基础设施投入是制约规模化量产的重要因素。由于自动驾驶没有了驾驶者这一责任主体,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和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是自动驾驶出行的头等大事,一系列新的安全性问题还需要解决。人才流失,资本市场资金越来越少,也加重了自动驾驶企业的融资难度。  

随着国内车企、互联网企业等加快布局自动驾驶领域,车企对芯片的应用需求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近来芯片短缺问题已使不少车企的生产节奏受到影响,而目前全球拥有自动驾驶芯片自研能力的车企并不多。再加之,2020年以来,多家国内自动驾驶汽车企业表示已具备自动驾驶车辆的量产能力,造车新势力快速跟进,传统车企加速研发,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不断加剧,各企业都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无论是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还是布局自动驾驶出行的互联网企业和网约车平台,自动驾驶出行市场的商业前景已经毋庸置疑。但显然,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究竟谁能成为智能时代自动驾驶的领导者,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原文作者:孙晨阳
编辑:孙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