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推出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亦或是投资上下游企业,宁德时代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早在三年前,宁德时代就曾提出钠离子电池路线,经过三年的沉寂后,对于钠离子电池的诺言或有望实现。日前,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股东大会上表示:“我们的技术也在发展,我们的钠电池已经成熟了,氯化钠炒不起来,因为盐很多。”他透露,宁德时代将于今年7月份左右发布钠电池。
为何宁德时代在此时传出钠电池的消息,或与锂离子原材料上涨有着不小的联系。此前有消息传出,称宁德时代锂电池价格将上涨10%,不过宁德时代则表示,公司规划了上百亿元的资金,对上下游进行投资,以确保供应链稳定。虽然后来被否认,但锂离子电池原材料大幅上涨却是不争的事实。曾毓群在此次会议上就放言称,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成本影响较大,“如果谁在我们这儿拼命乱涨价,我们会把他们排除在外。”
对于钠电池的成本问题,曾毓群也表示,由于是新兴的电池技术,宁德时代的钠电池不是刚一出来就很便宜,因为目前整个供应链规模还很小,不够成熟,钠离子电池可能比锂离子电池贵一些。
尽管关于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前景还有着较大的争议,但是凭借在国内动力电池领先的地位,该消息一经传出,钠离子电池相关概念股开盘大涨。截至目前,有关钠离子的企业纷纷跟涨,中盐化工、华阳股份、圣阳股份一字涨停。
钠离子电池争议颇多
作为动力电池的老大,宁德时代为何会另辟蹊径,选择争议颇大的钠离子电池路线?
宁德时代虽然在动力电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近年来锂电池的原材料逐渐上涨,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业务的毛利率也在逐渐下滑。财报显示,2017-2020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的毛利率分别为35.25%、34.1%、28.45%、26.56%,已连续三年下滑,与之相反的却是,动力电池系统营业收入在2020年则同比增长2.18%至394.26亿元。
关于营收上涨、毛利率却不增反降的问题,行业人士分析称主要原因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曾毓群在此次会议上也表明了对原材料上涨的无奈:“涨得越高,对我们成本影响会就比较大。我们当然也会在锂、钴、镍做了一些布局,只是希望供应商们要真正地明白,合理的价格才是大家做得长远的基本。”
只是由于装机量逐步上升、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原材料上涨已是行业趋势,如若宁德时代董事长仅仅是喊话供应商,其效果很难有所成效。而如今宁德时代抛出钠电池这一研发成果,尽管还需要假以时日,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对于供应商有敲山震虎的意味。另一方面,钠电池倘若研发成功,不仅能有效打破原材料上涨的束缚,或许还将成为宁德时代的另一条利润增长线。
不过自曾毓群在会议上提出钠离子电池这一计划后,不仅带来了行业震动,还引起对钠离子电池的争议。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发展钠离子电池的主要场景是基站、电动自行车等对能量密度需求不高的领域,未来有望具备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势,是三元高镍技术路线的很好补充,钠离子电池可以对锂离子电池起支撑和保障作用。
东北证券则指出,钠暂不可能替代锂成为动力领域主流技术方向,站在当前时点来看,钠电池对锂电池的替代性实际上很微弱,不应过分高估其商业价值。不难看出,上述证券认为钠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有很大的限制性,并不太看好其商业前景。
不过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深电池专家陈立泉则对钠离子电池的前景持看好态度,他在今年年初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现在应该大力发展钠离子电池,如果全世界的电动汽车都使用用锂离子电池,全世界的电能都用锂离子电池储存的话,根本不够,所以一定要考虑新的电池,而钠离子电池是新电池的首选,地壳中锂的含量是相当少的,只有0.0065%,而钠的含量达到2.75%,应该说钠的含量相当多。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硕士毕业后,曾在职就读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而陈立泉院士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博士生导师。
机遇与危机并存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投资界最为著名的投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在投资时要建立广泛分散的投资组合,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这一原则不仅在投资领域被广为效仿,在商业领域也同样适用。事实上,宁德时代为了保持行业领先优势,一直保持着多线并举、齐头并进的生存方式。
宁德时代在今年2月,发布扩产公告,拟合计斥资290亿元扩产或新建四川宜宾、广东肇庆、福建霞浦三个电池生产线项目,扩产规模或约相当于100GWh电池。另外,宁德时代还在研发固体电池,不过由于技术原因“商业化还要相当长时间”,如今宁德时代又再次宣布将推出钠离子电池。除了研发及扩产电池以外,宁德时代还在积极拓宽与车企的合作,诸如爱驰、长安等车企。凡此种种,无不在诠释着宁德时代对居安思危的践行。
众所周知,宁德时代依靠三元锂电池发家,甚至将彼时靠磷酸铁锂起家的比亚迪踩在脚下。如今宁德时代能做到行业的龙头位置,与此前以三元锂电池为主要研发方向有着极大的关联。
不过如今新能源领域的急速膨胀,对动力电池的需要也在呈现多样化,小鹏汽车、特斯拉等车企都纷纷推出磷酸铁锂版的车型。除此之外,比亚迪刀片电池、广汽的“石墨烯电池”和蔚来的没有液态电解液的“固态电池”等电池的推出,也表明了二线厂商均在试图打破这一垄断地位。
如今宁德时代虽然仍是行业首位,但是其领先优势也在迅速缩小。调研机构SNE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37GWh,同比增长17%,其中,宁德时代连续四年夺冠,全年装车量达34GWh,市场份额为24%;不过LG新能源也紧随其后,以31GWh位列第二名,市场份额达到22.63%。不难看出,宁德时代比第二名LG新能源仅高出3GWh,而在2019年,宁德时代的装机量几乎是LG新能源的3倍。
宁德时代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也在减小。据中汽研统计数据,宁德时代2020年的装机量达31.9GWh,市占率达到50%,与2019年的市场占有率相比,下降了2.9%。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二线厂商市占率和原材料成本的双重上升,尽管头部企业仍旧可以享受马太效应的市场红利,但绝对优势或将受到一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