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款众筹车型,如何让名爵Cyberster引发破圈效应,将会成为上汽名爵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5月6日,上汽集团数据业务部副总经理、上汽乘用车首席数字官张亮表示:“MG Cyberster 项目正式立项,开始推进量产。”
据悉,作为上汽名爵MG CyberCUBE 用户共创平台的首款车型,MG Cyberster原计划要在三个月内完成众筹5000份,每一份认筹金额为1000元。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众筹目标时,上汽名爵才会正式为MG Cyberster立项并推进量产。然而,MG Cyberster仅用了10天就完成了众筹5000份的目标,比预期提前93天。
应该说,众筹的快速完成对于MG Cyberster项目来说绝对是一大喜讯,但是随着量产的推进,上汽名爵也将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最为外界关注的就是MG Cyberster将如何走出小众市场。
众所周知,众筹是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这就让众筹带有天然的小众特点和极强的个性。而这也体现在了MG Cyberster的身上,自其诞生之初,上汽名爵就将其定位为——电竞座舱新玩伴,并强调这款产品在不断圈粉90、95后年轻潮人。这样的产品调性在中国车市中可谓仅此一例,别无二家。
由此可见,MG Cyberster作为一款众筹产品,不论是从众筹产品的共性上,还是MG Cyberster的产品个性上,都在凸显其市场定位上的小众特点。但是,汽车工业的特点是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只有获得尽可能大的市场份额,车企才能得以生存。
因此,作为一款个性化极强的小众产品,MG Cyberster能否引起破全效应就成了一个焦点议题。
“商业引爆存在着临界点,临界点是个密度问题,如果说引爆是达到临界点密度的话,那么,个性化产品恰恰是低密度的。”郑州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MBA特聘客座教授刘春雄就指出:“个性化产品是小众,小众又要达到营销密度,这是一个矛盾的话题。”
由此可见,MG Cyberster要想实现破全效应并不容易。
事实上,在中国汽车市场中曾经出现过主打小众和个性化的品牌,最为典型的就是一汽马自达。
“马自达是有个性的品牌,受众相对比较窄。所以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很多车企不同,很多企业是给80%的人造车,而一汽马自达不同,要规模适当,但熠熠生辉。”2017年,一汽马自达副总经理郭德强曾这样阐述一汽马自达的品牌战略。
也正是在这样的战略下,一汽马自达在当年引入了MX-5 RF跑车。虽然MX-5 RF在轻量型跑车市场极具竞争力,但这一细分市场的销量空间极小,再考虑到SUV市场在2017年呈爆发式增长,郭德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战略,让一汽马自达错过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今年,执着于“小而美”的一汽马自达似乎将走上绝路。4月,有消息称一汽马自达将被解散,长安马自达会接管相关业务。
有市场观察人士指出,MG Cyberster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众筹说明其在特定用户人群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但张亮能否让这种号召力走出小众,或者说能否让名爵品牌借此实现破圈,都还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