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们却被困在了算法里?
“以前,我有个亲戚在微信上给发滴滴的链接,让我帮她砍价,最近全换成高德打车了。网约车大战的激烈程度,从车语者编辑部小编的这番话中可见一斑。
7月以来,各大二线网约车平台集体发力,美团在各大应用商店重新上线了美团打车App;T3出行则力争在40天的“窗口期”中,开启全员战斗模式,主动实行007(全月无休),本月更是要连开15城;高德、曹操等出行平台也是加大补贴力度,力争扩大市场份额。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砸重金争夺用户的同时,各大网约车平台还在不遗余力的争夺运力资源——也就是司机。
美团打车在司机端推出限时福利,从7月7日至13日,新司机注册首周,限时3天,司机每单除了得到车费外,平台再加赠20%的收益。
高德则启动“暑期免佣季”,推出新手司机免佣和高峰期免佣活动,截止到7月22日24时,新手司机在领取新手免佣卡后,连续7天时间,每天前三单享受免佣。除此之外,7-9月,工作日早7时-9时,司机在此期间接单,平台免收佣金,全部收入均归司机所有。
除此之外,曹操出行、阳光出行等网约车平台也推出了力度不等的司机免佣活动。
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平台七麦数据的数据显示,美团打车司机端的下载量估算数据在7月3日之前还维持在1,000以下,但从7月3日就开始一路飙升,到7月6日达到了6,000。T3出行、首汽约车、享道出行、嘀嗒出行等网约车App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对此,携华出行CEO庄智强表示:“除了用户端的选择,司机端现阶段也会有所调整。这次行业的震动,对司机端的影响还蛮大的……谁能快速抢占运力市场是这场战役的重中之重。”
那么,司机们又如何看待二线网约车平台的这次集体出击呢?
面对围攻,滴滴也在变
“我之前一直开滴滴,听说曹操出行最近免佣金,我就注册了一个。”北京司机赵师傅(应司机们要求,本文内均采用化名)对车语者表示:“我第一天拉曹操出行是7月19日,拉了16单,才挣了300多块钱,还是免佣金的状态,每单下来平均就是20块钱,没有(金额)大单、(里程)远单。后来,我到了下午就放弃了,我就跑滴滴,结果第一单就给我80元。这单刚结束,又出来一单100多元的。我说还是滴滴好,什么大单、远单,挣钱多的现在全推给你。”
事实上,赵师傅的情况绝非偶然,另一位同时注册了曹操、美团和滴滴的钱师傅身上发现了同样的情况。
“说实话,我在滴滴上挣的还比以前多了,单子多,而且都是大单。7月18日那天,我光滴滴就拉了1200多元,比曹操后两天拉的,而且还要算上奖励的还多。”钱师傅表示:“当时曹操有一个奖励,我印象里应该是两天拉够45单,奖励388元,我当时拉够了,算上奖励和正常收入那两天一共挣了600多,但是为了凑单数,拿奖励,很多距离远的大单我都取消了,我跑的都是短途小单。结果算上奖励,这两天的收入还不如滴滴那一天。”
由此可见,面对二线网约车平台的集体进攻,滴滴并没有坐以待毙,反而利用自身的优势,保证司机们不出现大面积流失。但值得注意的是,滴滴似乎也在通过调整政策和算法,让司机们获得以往难以得到的奖励。
“以前,一天完成24单,滴滴会奖励60到70块钱,但是我真的已经很久没有拿到滴滴的这块奖励了,因为滴滴会卡的你特别准,可能最后就差那么两三单了,我就很难接到单了。”赵师傅说:“但是从7月开始,完成4单,奖励20块;再完成4单,再奖励20块;再完成6单,给40块;一天如果完成20单,可以给140块钱。”
除了奖励政策的调整,滴滴订单的质量和数量,也是其手中的两张“王炸”。
“我是从今年初开始开高德,到现在有几个月。但也就7月以后还行,一单单的可以接上,而且不抽佣。”司机孙师傅表示:“高德这边都是小单子,我接过历程最短的一单,居然只有五百米,跟开玩笑似的。数量上,最近高德稍微多一些,但一般还是叫滴滴,而且很多时候是滴滴叫不到才叫高德。”
如果说,高德的单量还有所增加,那在钱师傅看来曹操的单量反而不增反降。“曹操的订单总量感觉还少了,而且主要是五环以里,五环以外就难说了,曹操平台上五环以外的单子我基本不接,去了回不来,都是空车跑回程。”钱师傅表示:“我今天就碰到一个单,我从家出来空车跑了30公里,结果曹操给我派了一个我家那边的单,我放弃了。”
五环外订单量偏少,似乎成为了曹操出行在北京的一个硬伤。“今天上午曹操一个单子,去西北旺了,但是回来的时候曹操没单子。但滴滴有,我就拉了一单滴滴回来。”赵师傅对车语者吐糟到:“如果说单子多,特别是在稍微偏远一点的地方,还得是滴滴。”
“都说叫个滴滴,谁会说叫个高德”
在赵师傅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二线网约车平台的订单总量少。
“滴滴后台有一个热力图,可以显示某一个地区最近5分钟内单呼叫量,这样可以方便司机去‘热’的地方接单。曹操也有,但是呼叫量和滴滴没法比。”赵师傅对车语者表示:“滴滴的呼叫量那是相当惊人,我之前截过一张三里屯太古里的滴滴热力图,649名乘客在排队,空闲车辆就2台。除了三里屯,晚上九点半以后的中关村也很‘热’,很多时候司机从九公里以外调度过去。所以我觉得,现在还是叫滴滴的人最多。”
相关数据也证明了赵师傅所言非虚。根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的统计数据,去年10月,全国网约车订单量共计6.3亿单,其中,滴滴就拿到了5.62亿单,占比接近九成。由此可见,滴滴在网约车行业中的统治地位不可不牢固。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打车的时候叫个滴滴,已经成为消费者潜移默化的一种习惯,甚至可以说是成为了打车的代名词。
“大家打车的时候都说叫个滴滴,你听谁说过叫个高德?”司机李师傅这样谈及消费者在打车时的习惯。在和赵、钱、孙、李四位司机的交流过程中,车语者发现他们似乎都存在着这样的观点。
甚至在一些企业的内部,报销滴滴账单都已经不再通过员工个人,而是直接建立专用账户。在和赵师傅的交流中,他就谈到:“有一些互联网公司,晚上九点半以后打车给报销,企业有公户,打车的钱直接从这个账户里面扣,员工连申请电子发票,填税号的报销流程都省下了。”
有行业观察人士就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滴滴在网约车市场的地位是比较牢固的,打车的时候叫滴滴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习惯,因此,高德、美团和曹操等二线网约车平台要想突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机会,《共享经济蓝皮书:中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2020~2021)》就曾指出:高德、滴滴、美团等互联网平台系凭借资本、技术、品牌和流量优势,发展势头强劲;曹操出行、T3出行等传统车企布局网约车业务,依托资金、资源、渠道等综合实力,在竞争中也快速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