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车内摄像头,是否该闻风色变?

几乎每个人在安装APP时,都遇到过访问相册、麦克风、联系人等关于个人隐私的权限申请,有些APP甚至会出现因不提供权限而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此时,相信不少人都会为使用更多功能而选择同意权限申请。

在大数据时代,用户个人隐私被屡遭提及,而这一问题在汽车市场亦受到重视。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化的高速发展,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自动驾驶”、“智能系统”等热门词汇充斥着汽车市场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当智能科技与现代社会开始碰撞,一些被忽视的问题开始引发关注。

日前,《1818黄金眼》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杭州的金女士是一位零跑T03车主,在驾驶快一年时,才得知车内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会随汽车启动而自动开启,无法以人为的方式自行关闭。对于这一情况,零跑汽车在官方平台给出了回应,目前零跑T03的车内摄像头为红外成像摄像头,主要用于面部识别和疲劳提醒功能,其中,面部识别功能采集的信息数据会进行本地化存储,疲劳提醒算法采用本地算法,无需依赖网络,二者皆不涉及上传云端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汽车在声明中提供了两项功能的详细的关闭操作步骤。

高效的回应速度和诚恳的应对态度,为零跑汽车扳回了一局。零跑方面表示,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零跑深知保证技术安全和保护用户隐私是使用科技手段的底线,这也是一切功能研发的基本所在。

零跑汽车的风波至此告一段落,但在汽车行业,这一事件并非个例,此前就曾有车企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屡次爆出,摄像头问题非个例

近年来,智能汽车实现了高速发展,但机遇总是与风险并行。

今年4月初,特斯拉因车内摄像头画面泄露引发各界热议。事件的开端是特斯拉黑客“绿神”@greentheonly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的特斯拉车内摄像头拍摄的视频,视频以高清的画面分别呈现了日间和夜间摄像头拍摄的效果,这个消息一时间引发无数争议。次日,特斯拉方面对此回应称,车内摄像头目前在北美以外的市场并没有激活,中国市场的特斯拉车辆均未开启车内摄像头,不存在摄像头记录用户隐私的情况。

对于这一事件,车语者曾致电北京特斯拉某4S门店,门店销售称,车内隐私问题可以放心,以Model3车型为例,除车外的8个摄像头外,车内并未安装其他摄像头。

事实上,以FSDBeta测试为理由开启车内摄像头的特斯拉,对于摄像头的问题并不避讳。3月18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推特上就“特斯拉车内摄像头是否监测车主”的问题,给出了“Yes”的回答。

为了保证安全驾驶的监管,在车内安装摄像头的汽车品牌不在少数。有媒体曝出,小鹏P7车内装有摄像头,安装于方向盘上方,而蔚来则选择了在车辆后视镜前方安装摄像头。据悉,二者的摄像头皆属于额外附加选项,主要用于预防疲劳和智能驾驶功能,安装需要另附费用。

从车内摄像头的功能性来看,其所具备的优点确实毋庸置疑。一方面,车内摄像头可以保护车主财产安全,防止车辆盗窃,另一方面,也能够纠正用户疲劳驾驶,对驾车出行予以辅助作用。

车内摄像头在服务用户的同时,也需要一些标准对可为与不可为进行界定。广州电视台时事评论员邹志东在《广视新闻》中说道:“在车内安装摄像头的必要性见仁见智,但保障用户隐私权肯定是大众共识,而保障隐私权,首先就要让消费者拥有充分的知情权,新的科技应用会带给我们更好的驾乘体验,但同时也可能侵占了我们部分的私人空间,新科技和隐私权之间的平衡点又在哪里呢?”

利弊皆有,还需建立标准

对于摄像头的安装不能“一竿子打死”,而应在保证用户的知情权的前提下进行。有关汽车摄像头的安装问题,一些车企在《隐私政策》中确有提及,但此类条款文件往往容易受到用户忽视,反而会引发非必要性纠纷。

业内律师提出,如车企在相应隐私政策中提及车内摄像头,那么需要标注清楚其安装目的、使用范围、存储方式等细节内容,比如存储的照片、视频会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销毁,都要有一个完整的说明。一些消费者则认为,希望车企销售人员能够口头告知此类敏感信息。

目前,车企对用户信息的管控还算得当,信息泄露的情况尚不多见。汽车行业知名分析师张翔向车语者表示,大部分车载摄像头主要是用于提高汽车安全性的,现在大部分相关公司对用户数据管理的都比较好,像特斯拉事件属于被黑客攻破服务器后引发的,不是由车企自发泄露的,这个问题在智能汽车领域还不突出,但也需要整个行业建立标准和法规进行规范。

以提升用户驾驶出行体验为核心而推出的车内监测功能,其初心源于服务理念,摄像头等监测硬件的安装本身不是原罪,如何保障用户额度知情权以及对监测与否的自主选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所在,新科技与隐私权之间,还在等待着一个制衡点。

原文作者:蔡雨彤
编辑:蔡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