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不了资就要死。
有消息称,富士康科技集团日前与拜腾汽车进行洽谈,拟向后者进行注资,据了解,富士康预计向拜腾汽车投资2亿美元,目标是在2022年一季度开始量产拜腾旗下车型M-Byte。对此拜腾汽车内部人士对车语者表示,不予置评。
这一笔融资对于濒临破产的拜腾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此前有消息称,拜腾汽车内部发布了一封《中国区停工停产延期通知书》邮件。邮件显示,拜腾通知中国区(不含香港)全体员工,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起,停工停产时间将延至2021年6月30日。在此期间,中国区内地员工待岗,不予安排工作。上述拜腾汽车内部人士对车语者表示,无法评论,我们目前正在按照业务发展需要对项目人员进行评估调整。
事实上,这并不是拜腾第一次推迟复工复产计划。在2020年6月29日,拜腾汽车就表示,决定自7月1日起暂停中国内地业务运营。“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公司融资及生产运营均遭遇了重大挑战……中国区(不含香港)所有公司将自2020年7月1日起开始停工停产。”
拜腾汽车连续停工停产的背后,是其深陷破产危机的写照。去年拜腾汽车就接连被负面消息缠身。去年3月,拜腾被曝出高管降薪80%,中国区员工延迟发放工资;4月临时裁撤数百名员工;而拜腾汽车在收购一汽夏利子公司华利汽车后,又无力偿还夏利数亿的债务。因而一汽夏利公开喊话拜腾汽车,要求其在约定时间内偿还约定的4.7亿元资金。接踵而至的负面消息,无不在印证着拜腾已经“无钱可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拜腾汽车曾被一度看好。在成立之初,仅凭着雄厚背景和豪华明星团队,拜腾汽车就顺利拿到了多笔大额融资,而且彼时担任CEO的是人称“宝马i8之父”的毕福康,原总裁戴雷曾担任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拜腾汽车成立不到3年时间,共进行了4次融资,累计金额高达84亿元。但是拜腾汽车在耗光84亿元之后,其首款车型M-Byte仍未实现量产与交付,甚至被央视财经点名批评。当时有分析人士指出,拜腾汽车在研发上面投入高昂,并且为了打造国际豪华汽车品牌的高端形象,投入巨大,但是却没有建立真正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沟通机制。
一边是不断有新势力车企陷入破产重组的境地,一边是小鹏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市场表现已经渐入佳境。12月刚过,小鹏、蔚来和理想就迫不及待的公布了当月销量。数据显示,蔚来、理想和小鹏的销量分别为7007辆、6126辆和5700辆,同比均有较大增长。
除了销量节节攀升以外,蔚来、小鹏和理想同样实现了毛利率转正。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蔚来、小鹏和理想总营业收入分别为45.26亿元、19.90亿元和2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4%、342.5%和环比增长28.9%;毛利率分别为12.9%、4.6%和19.8%,都实现了转正。毛利率的转正也意味着这几家新势力造车成本持续降低,同时市占率持续提升,摆脱了“造一辆亏一辆”的境地,从而有了良性循环。
有人成功上岸,有人仍在水里,或许当潮水褪去,才发现是谁在裸游。在2020年疫情的侵袭下,除了拜腾汽车,还有博郡汽车、赛麟汽车等一众造车新势力车企都止步与此。当时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就曾预言:“中国的造车新势力,最终能活下来的不会超过3家。”虽然有绝对之说,但是新势力车企也在面临着新一轮的淘汰。
以蔚来为首的造车三巨头成功在美上市,暂时摆脱了缺钱的窘境。不过在传统车企纷纷加快新能源的布局,以及特斯拉疯狂降价的情况下,对于亟需上市的威马、爱驰来说时间已经不多,而对于深陷破产危机的拜腾汽车等新能源车企来说,存活更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