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也好,代工也罢,富士康的目的就是为了好好的活下来。
作为全球知名的消费电子制造业巨头,此时的富士康,俨然站在了新闻舆论的中心。1月13日,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
除此之外,在1月4日,富士康与拜腾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拜腾首款车型M-BYTE的量产工作,争取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1月12日,由富士康关联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南京富腾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
不难看出,自进入2021年以来,富士康在跨界造车领域的动作可谓十分密集。不过这并非富士康首次跨界造车,事实上,富士康进入造车领域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从2005年,富士康以3.7亿元的价格买下台湾四大汽车线束厂之一的台湾安泰电业100%股权开始,其就开始频繁涉足造车领域。在2010年到2013年的三年时间里,富士康成为了特斯拉、宝马和奔驰等车企的供应商,主要供应中控触摸屏、连接器和汽车电子设备等。
2014年,富士康与北汽开展合作,共同进军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领域,并且推出绿狗租车,但是因为经营惨淡,最终放弃,双方还共同投资研发、制造新一代动力电池和电动系统。从2016到2018年间,富士康先后投资了滴滴出行、宁德时代以及小鹏汽车等与汽车相关的企业。
2020年1月,富士康宣布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包括生产电动汽车并涉足车联网业务,双方将重点放在了中国市场。
就在去年10月,富士康还与裕隆共同发布“MIH EV开放平台”,同时宣布2024年将推出固态电池,其目的是帮助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更快地“组装”新车推向市场。
当时有传言称富士康将要跨界造车。从2021年开始,随着富士康先后与拜腾、吉利展开合作,其要造车的传言更是甚嚣尘上。不过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曾对此否认:“富士康并不准备生产整车,也不准备推出自己的品牌。”
他进一步解释说:“特斯拉是电动汽车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为电动汽车的Android。”“希望把过去三、四十年在信息及通讯科技业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经验,应用到汽车这个新领域。”
招银国际证券分析师白毅阳认为,富士康目前来看没有选择独立造车,而是跟其他新势力合作。未来富士康有可能具有两种发展路径,一是利用平台和电池做tier 1(意为车厂一级供应商,给设备厂商供货。)二是成为汽车行业代工厂。前者从商业模式上更加成熟,后者面临着汽车的复杂度远远高于手机行业的困难。个人感觉应该是Tier1或者代工,不是自己造车。
随着百度、阿里等互联网企业纷纷跨界造车,代工会逐渐成为一个主流的模式。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认为:“现在互联网公司请车企代工已经形成了一个趋势,以后这种类型的公司会越来越多,所以富士康抓住这个机会,跟吉利成立合资公司,其目的也是为了适应行业的需求,因为富士康在手机代工方面已经有很多年的经验了。”
此外,结合最近苹果要造车的消息,有业内人士猜测富士康一直是为苹果代工,而如今与拜腾、吉利合作的目的,或许也是要快速加强自己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代工实力,为未来给苹果以及其他电动汽车品牌代工提前打下基础。张翔认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苹果要委托富士康代工生产汽车,但是富士康跟吉利合作,为此做代工,这个战略是非常明确的,就算以后苹果不找富士康代工生产汽车,还有别的公司,类似于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也会找代工工厂生产汽车。
白毅阳则认为,结合苹果近期的动作,不排除富士康在苹果量产之前,与拜腾等新势力合作,积累代工经验的可能。
总体而言,随着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的趋势愈加明显,富士康能否在汽车领域讲好自己的代工故事,从汽车布局的回报周期来看,或许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