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信任危机继续蔓延。

在这个几乎全民都对网约车并不陌生的时代,享受便捷的同时,还要警惕“熟人作案”。在3月15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26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宣布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自3月16日起,国内低风险地区人员进京、环京地区通行人员进京无需提供核酸证明,同时,跨省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等业务也正式恢复,北京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在经历了多年发展后,趋于成熟的网约车经济已成为出行行业的重要经济命脉之一,业界对其发展走向持乐观态度。易观分析发布的《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洞察》显示,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整体交易额达2499.1亿元,同比下滑17.9%,而整体市场中长期发展态势良好,有望在未来两年内回归正向增长,预计2017-2022年,网约车市场复合增长率达12%。虽然2020年网约车市场因疫情受到不小冲击,但伴随疫情得以管控,出行人群大增,网约车市场正在重新恢复活力。

部分出行业务的再次上线,令出行人群有了更多选择,市场的恢复为公众带来了更便捷的出行体验,但一片欣欣向荣下亦有不和谐之声,原应为用户服务的网约车,却暗藏侵害用户利益的风险。

大数据杀熟,都是手机惹的祸?

俗话说熟人好办事,杀熟,就是建立在双发比较了解的前提下,将“熟人”作为目标,从中谋取更多利益。

近日,一项关于网约车打车费用的调研引发各界热议,“手机越贵打车越贵”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上海复旦大学孙金云教授团队针对网约车平台进行了“手机打车软件打车”的专项调研,团队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和重庆五个城市进行了800份以上的样本实验,最终得出结论:苹果手机更易被专车、优享这类贵价网约车接单,其他机型则是手机价格越贵,越易被更贵车型接单。对于大数据杀熟,头部出行平台滴滴早在2018年就对此做出过回应,滴滴创始人张博表示:“滴滴从未有过任何大数据杀熟行为,以前没有,以后也永远不会有。”

经济学有一个名词叫“最大限度榨取消费者剩余”,这与如今的大数据杀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企业实行价格歧视战略,对不同消费群体进行差异化价格,这种价格歧视的背后,是最大化企业利益的手段。

在资本争相逐利之下,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并非仅出现在出行行业,在其他知名软件平台同样发生过类似的情形。去年年末时,一条“美团平台被曝杀熟外卖会员”的热搜消息热度居高不下,起因是自媒体大V“漂移神父”在《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的文章中提到,其在开通平台会员后,同一家店的配送费由2元变为6元,试验非会员账号配送费仍是2元。此外,有网友反映,订购酒店、电影票时,大数据的杀熟依然如影随形。

针对出行平台不同手机不同价格的问题,车语者对某知名出行平台进行了实验,同一时间,用1台苹果手机和1台安卓手机分别定位同一目标地,或是和平台使用频次等因素有关,两部手机显示的价格确实存在差异,不同车型间约相差3-5元不等。

既是公平难平,也是隐私问题!

在社会风气力求平等公正的同时,出行平台对用户尚不能一视同仁,除了消费费用的不公平外,用户的平台活跃度、个人偏好等方面隐私,沦为大数据中为资本谋取更多利益的筹码。

经常用滴滴网约车上下班的小林,在看到出行平台杀熟的相关新闻后,认为企业此举是对用户安全的不负责:“虽然我目前还没遇到过,但我觉得这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侵害,已经涉嫌盗窃用户隐私了吧?我希望每天都是315,让这些企业头上悬把剑。”小林还表示,此前,她的朋友疑似遇到过购物平台通过录音打探用户喜好的现象,她将这一经历发布到社交平台后,竟发现不少网友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这个信息量激增的时代,小林的愤慨,更多是源于用户隐私不能保障的无奈。

对于出行平台杀熟这一话题,金融行业的佳佳并没有小林的反应那么强烈,因为他认为杀熟现象很正常:“我觉得这些平台应该是通过手机机型还有打车的频率,判断用户活跃度,经常打车的老用户会被系统判定为常客,没必要给你提供更多的优惠,毕竟粘性高的用户对平台依赖性更强。”目前,大数据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似乎超出了我们的认识,当我们还停留在大数据为不同消费群体提供合适产品的认知时,大数据已开始根据用户消费习惯为资本获得更多红利。

在平台堂而皇之收集用户数据的大数据时代,企业变现的机会更多了,用户的隐私空间却为此牺牲,初次使用出行APP时,手机都会询问用户能否获得通讯录、短信等使用权限,时常因拒绝平台权限请求,而出现无法使用的情况。有网友戏称,平台算法比你自己更了解你。

大数据为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如何得当地运用大数据以及如何界定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都值得业界思考,在人类操控数据的时代,不要让数据开始操控人类。

原文作者:蔡雨彤
编辑:蔡雨彤